在紅河,有一處一直被低估的寶地,這里天藍、云美、田奇,古鎮安靜,這里不被吵鬧的外界所驚擾。這里的人有一顆淡然的心和一種平靜的生活態度。
(梯田秋色 楊帆 攝)
它就是有“馬幫僑鄉·山巔城堡”“云上撒瑪壩·醇情哈尼人”之稱的紅河縣,其境內峰巒起伏,溝壑縱橫;森林資源豐富,林木種類繁多,且多為闊葉林,其中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有野茶樹、大樹杜鵑等十余種;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,立體氣候較明顯,有“一山分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之說。
初秋,最適合自駕到紅河縣,這里可以找尋馬幫足跡,探索梯田韻味,體驗哈尼風情,感受非遺文化。準備好墨鏡、太陽傘及各類必需品,打開導航,跟隨
紅河定制旅游推薦小編一起開啟
紅河四日之旅吧。
行程推薦
第一天:游歷馬幫古城
第一天,從昆明到紅河,車程大約3.5小時,從蒙自出發,車程大約2.5小時。抵達后,找一家哈尼特色餐館嘗嘗哈尼菜。隨后,尋找一家有特點的民宿入住。下午,游覽馬幫古城,了解馬幫文化。在這里,一定要租借博物館的語音導覽器,不然無法了解馬幫的歷史故事。這里的老房子特別多,一幢房子一個景。
(馬幫古城 江蕊先 攝)
坐在馬幫古城的墻頭,任憑微風拂過臉龐,或極目遠眺,或托腮冥想,或放空自我,或沉思往事……
(馬幫古城 江蕊先 攝)
晚飯過后,在錯落有致的院落里,觀看一場穿越時光而來的文化盛宴《馬幫·女人》,票價為100元/人。該劇以20世紀三四十年代紅河江外迤薩馬幫和馬幫女人的故事為背景,根據真人真事創作改編而成,講述了“小馬哥”和“月兒”忠貞的愛情故事,記錄了一代代馬幫人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的歷史,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滄桑巨變。
(《馬幫·女人》劇照 楊林 攝)
晚上,推薦品嘗紅河縣的燒烤,烤茄子、烤迤薩牛干巴、烤魚、小鍋紅米線,這些都是精品中的精品。
第二天:遇見撒瑪壩梯田
初秋,赴一場撒瑪壩梯田之約。
第二天上午,出發寶華鎮看梯田,彎彎曲曲的公路,特別考量駕駛技術,很有駕駛樂趣,沿途風光很美,可以來個走走停停,看看云霧,拍拍美景。中午,在景區周邊找一家本地特色餐館,嘗嘗地道的哈尼菜,配上當地用鮮花做的菜肴,再吃上一碗梯田種出來的紅米飯。如果足夠膽大,還可以嘗試一下昆蟲宴。
(哈尼菜 陶江 攝)
下午,游覽撒瑪壩梯田,領略哈尼風情。
登上觀景臺,極目遠眺撒瑪壩,萬畝梯田映入眼簾。依山而造的梯田,逶迤磅礴,層次分明,線條清晰;錯落有致,參差不齊;寬窄有別,大小不均;田埂如梳,田水如鏡。
順著景區棧道前行,可以領略不同的梯田風光,還可以到梯田里,體驗抓原生態的梯田魚,捉泥鰍、撿鴨蛋等活動。
傳統哈尼村落龍瑪村一半梯田環繞,一半綠樹掩隱,村中民房層次分明,互不遮擋,百余米的海拔落差使各家各戶的曬臺成為天然的觀景平臺,撒瑪壩萬畝梯田、遠處的縣城、隔河相望的甲寅、附近的村落盡收眼底。
晚餐,吃一次長街宴,吃鮮花做成的菜肴、吃昆蟲做成的菜肴、哈尼蘸水雞等特色菜肴。
(哈尼蘸水 陶江 攝)
夜晚,在繁星下,聽原生態的哈尼多聲部,圍著篝火與當地人一起跳樂作舞等民族舞蹈。
第三天:拍攝梯田日出、日落
上午,早餐可選擇當地原生態的紅米線或者紫米稀飯。隨后,出發去拍攝撒瑪壩梯田日出,看梯田美景。早晨有點冷,記得多穿點衣服。拍攝結束,自駕前往甲寅鎮,途中看到觀景臺就停,那里有著名的十二龍泉、綠樹格梯田等美景。中午,在甲寅集鎮上,嘗嘗當地特色小吃。
下午,打卡瓦渣土司遺址。甲寅瓦渣土司為江外八大土司之首,是目前保存最完整、規模最大的哈尼族土司衙門遺址。
(瓦渣土司衙門)
傍晚,入住當地的“康藤·紅河谷帳篷營地”,在這里,可以一邊游泳一邊欣賞梯田美景,也可以拍攝到最美的梯田日落。
第四天:返程
迤薩小黃牛干巴、花宴、蟲宴、稻田魚、哈尼蘸水雞、煙熏臘肉、迤薩涼卷粉是紅河縣的必吃榜。
(迤薩小黃牛干巴)
(油炸蜂蛹)
伴手禮推薦
走的時候,可以帶一點梯田紅米、紅米線、寶華嘎他蛋(鴨蛋)、野生葛根粉、小芒果、迤薩小黃牛干巴、哈尼“燜鍋酒”等伴手禮,或饋贈親友,或自己品嘗。
備注:圖文來源于紅河文旅公眾號